网络用语逆子的意思,正解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_不贵其师,是谓要妙

《道德经》第27章 不贵其师,是谓要妙

【经文】善行无辙迹①,善言无瑕谪(xiázhé)②,善数不用筹策③,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④,善结无绳约⑤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⑥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⑦。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⑧。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⑨。

【考注】①辙迹:行车轮痕。②瑕谪(xiázhé):瑕疵,缺点,毛病。③筹策:古代用竹制的计数的器具。④关楗(jiàn):木制门闩。⑤绳约:用绳捆。⑥弃:“逆子”(《说文》),不肖。⑦袭明:因循常道。袭,因循;明,常道(如第16章“知常曰明”)。⑧善人之资:看中的是人家(受助者)这个凭借。资:凭借。《说文》:“资者,人之所藉也。”⑨要妙:精深微妙。

【考译】善于行走,不留痕迹;善于说话,言语没有破绽;善于计数,用不着竹码子;善于闭守的不用插门闩,别人也不去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结,别人也不去解开。

所以圣人总善于做到人尽其才,眼里没有不肖无用之人;总善于做到物尽其用,没有废弃之物,圣人也因此得到百姓的拥戴和物的价值。这叫作因循常道。

所以,善救人者不好为人师,不试图改变别人,不求别人回报。不善救人者,帮助别人是想凭借人家有所收获。

圣人不好为人师,不凭借受助人获取名利,这样的德行,即使是聪明人也大感困惑,而这恰恰是圣人的境界。

网络用语逆子的意思,正解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_不贵其师,是谓要妙

【导读】继第2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5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23章“希言,自然”之后,本章老子继续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理念。老子以“五善”作比,说明统治者只要顺应“道”之自然,不好为人师,“行不言之教”,就可以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达到“无为而治”的最佳境界。

本章逻辑顺序是:善事(“五善”)——善救人、善救物——善人,“五善”是引子,“善人”是主旨、是升华。高频词是一个“善”字,而内在灵魂则在一个“无”字,所谓“大道无形”。

【辨析】“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此“五善”真可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41章),于无声无形无迹中把一切都做到完美,即“无为而无不为”。对此,王弼注曰:“此五者,皆言不造不施,因物之性,不以形制物也。”意思是说,不造设、不施加影响,即不先入为主,不局限于事物的表象和形态,而是因循事物本身的性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最优方案。注意,对此“五善”切莫作字面解!

封神榜》载:武吉担柴路上无意中伤人致死,文王看见了说,你伤人致死,应该抵命,随即在地上画了一个圈,让武吉等候发落,武吉却也听话,就一直站在圈里等着,直到文王发话让他离去。文王画地即为牢,这就是“无为”胜“有为”。

网络用语逆子的意思,正解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_不贵其师,是谓要妙

好的治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因为从根源上避免了盗贼的产生,这就是“善闭无关楗”。唐太宗高明,他能让玄奘御弟自愿为他西天取经而百折不挠;唐玄奘不高明,他只能靠紧箍咒“挟持”孙悟空。感情维系也是此理,人说爱情像沙子,攥得越紧,流得越快。好的感情不靠钱买、不靠绳绑。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本句“善救人”“善救物”是因,指的是圣人奉自然之道待人待物,因人、物之本来属性而任人用物;“无弃人”“无弃物”是果,指的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5章),圣人不重所谓的仁慈,而是强调顺应自然之道,对万物一视同仁,一视同仁便“无弃人”“无弃物”,这才是最大的“善”。

用人之长,天下无不肖之人;盯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御物亦然,世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因此,“善救”才能发挥人、财、物的最大潜能,这对政府、对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具有极大借鉴意义。

德国有篇文章《无声的尊重》记述了这样一个场面:众人正排队等公交车,一位盲人在导盲犬引导下来到候车队伍最后,所有人都没有主动上前帮忙,而只是悄悄地移走到其身后,上车的时候,除了公交司机主动施助却被他拒绝外,所有人仍然都没有主动去帮他,只是让出足够的空间、用足够的耐心和足够慢的脚步跟在盲人身后,包括大人和孩子,整个受助过程盲人全然不知。“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善救人”的样子。

“是谓袭明。”

以上叫做因循常道。“知常曰明”(16章),“明”即常道,“袭明”即因循常道。

庄子论“常”曰:“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mò)索。”(《庄子·外篇·骈拇》)庄子认为,“常”即自然、本然、固然。

庖丁解牛“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就是“袭明”,圣人“善治”也是“袭明”。“太上,不知有之”(17章),最好的统治者好像压根没有什么存在感,实际上却把一切都做得妥妥帖帖,即“无为而无不为”,其根本就在于“袭明”,即“合道”。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这是本章的最大难点,难在“善人”一词。普遍地把“善人”望文生义地理解为“好人”或者“为道之人”,于是翻译为: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凭借)。如果如此浅显易懂,怎么会有后句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还有,老子有“刍狗”论(5章)和“玄同”论(56章),怎么可能把人分为善与不善?

其实,一、三分句中的“善人”就是前句中的“善救人”,不是指“好人”;二、四分句则应该分别读作“不善/人之师”“不善/人之资”,“善”字的意思也不一样了,是“喜好”的意思。因此,这句话应作如下解:善救人者不好为人师,不试图改变别人,不求别人回报;不善救人者,是想从帮助别人中得到好处。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不善人之师”即不好为人师,不做对别人指手画脚的教师爷、不试图改变别人,更不会以“人师”“恩人”的名义获得好处,只根据人自身固有的属性去发挥他的作用,即因材任人,其结果是助人而不着痕迹。老子反对拿圣贤所制定的清规戒律(如仁、义、礼)来约束人、塑造人,反对用这些说教扭曲人的本性,主张世人“归朴”“持朴”。

从老子的这一主张中我们能够得出两个信息:第一,老子认为教育不是万能的,不要试图改造人,人只有自己改造自己;第二,“善救人”“善人”,何为“善”?显然不会与孔子的“因材施教”相差太多,或许更多了些“润物无声”的因素。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圣人不自奉为他人之师,不凭借受助人获取名利,这样的德行,即使是聪明人也大感困惑,而这恰恰是圣人的境界。

“不贵其师”,不好为人师,不稀罕“助人”的名头,做无名英雄。“不贵其师”就是“不尚贤”(3章),“不爱其资”就是“不贵难得之货”(3章),其实质都是“无为”,名利面前的“无为”。

在这点上,苏辙讲得清楚,他说:“圣人无心于教,故不爱其资”(苏辙《老子解》),圣人本不好为人师,也就不会凭借师名有所获取,正所谓“作而不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2章)。

“善人之资”即看中的是受助者这个凭借,是把受助者当成显扬自己进而获得好处的凭借,其特征是助人而着意留痕,助人而有所图企。例如我们的校外培训班,他们那么为别人家孩子的成绩“着急”,心里想的啥你懂得。

网络用语逆子的意思,正解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_不贵其师,是谓要妙

本章最后落脚于“不贵师”,即“不教”,全章基本思想是“善救者不教”,即“行不言之教”,用现在的话讲,老子这是劝导我们要学会顺应万物,不要老想着去改造什么。

本章是较难的一章,初读觉得是谈“五善”,谈善为、善事,再读觉得是谈“善救人”“善救物”,最后才发现以上都是,也都不是,老子仍是谈“无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或许就是老子把它叫做“要妙”的原因吧。

最后,老子终生无徒是否与他的上述主张有关?孔子弟子三千是否因为看中了人家肉干?——开个玩笑。

【悟道】顺因自然,慎言“改造”

“善事”是顺因事理,“善救人”是顺因人性,“善救物”是顺因物理、因物之性。老子强调凡事按规律办事。

鲧治水靠堵,“治水九年,绩用弗成”,严重的渎职,最终被尧帝流放,被舜帝处死。大禹治水用疏,终获成功。

20世纪初,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大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出没,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很想让鹿群得到保护,繁殖得更多些,当地政府于是便雇猎人捕杀狼。经过25年的捕猎,六千多只狼先后被猎杀,鹿迅速繁殖,灌木丛吃光了就啃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大树树皮,最后连山坡的土地也裸露出来了。由于缺乏食物,鹿群终于迎来了灾难,由鼎盛时的十万只锐减至四万只病鹿在苟延残喘。为保证鹿群的正常繁殖,无奈只好再把狼请回来。为鹿群请“狼大夫”就是“因物之性”“依乎天理”。

两件事一大一小,前者涉及到水文,后者涉及到食物链,都强调因循物理,即按客观规律办事。

网络用语逆子的意思,正解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_不贵其师,是谓要妙

亚里桑那州的狼医生

天赐佳名网,国学周易八字百分美名,大师人工一对一起名添加 微信:stura998  备注:起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g0318@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cjm99.com/15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