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宝宝》:7分钟的短片,道尽了中国式母亲的爱与禁锢

文/记不住正态分布的蔷色

2019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颁给了华裔女导演石之予的作品《包宝宝》。

这部充满中国元素的短片时长7分钟,从一个中年妈妈包包子开始,讲述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孩子的成长历程。片中的包宝宝从承欢膝下的小宝宝,到喜欢足球的叛逆少年,再到带回自己妻子的青年人,他在努力地成长,在跟家庭分离,在投入更广阔的外部世界,最终他要离开妈妈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但妈妈从来没有准备好跟儿子分离,她时刻像老母鸡一样照顾儿子,希望儿子一直像她手里可以搓圆搓扁的包子一样听话,这样的共生关系最终让妈妈在儿子要离家的时候,直接像吃掉包子一样吃掉了儿子包宝宝。

《包宝宝》:7分钟的短片,道尽了中国式母亲的爱与禁锢

很多人觉得这个情节太过离奇和恐怖。好在这只是妈妈的一个梦,最后妈妈也跟自己现实中离家的儿子达成了和解,重回亲密的母子关系。

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石之予提到了拍这部短片是因为妈妈的一句话,她说,妈妈甚至到现在还会说,我真想把你放回我肚子里,这样你就能永远跟我一起了。这句话被她夸张真实地表现在了影片中。

很明显,片中这种典型的无法跟孩子分离的母爱并不是好的母爱,那么什么样的母爱才是好的母爱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1.对于母亲来说,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个世界,他们在你身边,但不属于你。他们是属于明天,是属于未来的。

但对很多父母来说,孩子最好永远是一个听话的孩子,离不开他们的宝宝。就像影片中的包宝宝,刚开始妈妈欣喜地看着他长大,看着他长高,但到了后来,他的个头就固定了。伙伴们在踢球,他是小孩子。伙伴们在开车,他是小孩子。甚至在他长出了胡子,离家出走,带着妻子回来的时候,他的样子还是一个小孩子。在妈妈的眼里,包宝宝只是一个孩子,永远都是一个孩子。

但妈妈忘记了,在与妈妈分离的那一刻,孩子就是一个独立的人。他有自己的角色,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人生。

2009年11月26日凌晨,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杨元元,以一种非常别扭的姿势在宿舍洗手间自缢身亡。而导致杨元元如此决绝的自杀,最主要的原因是她的母亲。纵观杨元元的一生,基本处于跟母亲共生的状态,更多地只扮演了女儿的角色。

《包宝宝》:7分钟的短片,道尽了中国式母亲的爱与禁锢

杨元元6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带着姐弟俩艰难度日。高考时,杨元元想考法律,母亲不希望她离家太远,最终杨元元上了武汉大学。大二时,母亲搬进了杨元元的宿舍,跟女儿挤在一张宽不过1米2的床上,同吃同住,形影不离。杨元元的生活被母亲填满了,下课还要帮妈妈卖茶叶蛋,渐渐地同学们都疏远了她。

毕业后杨元元考上了公务员,母亲以工作在小县城为由不让她去上班。有机会去西北大学面试,母亲以离家更远为由不许她去。

但杨元元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30岁的她考上上海海事大学的研究生,本以为这会是美好人生的新开始,但这一次她放弃了跟母亲的抗争。入学后,母亲直接搬进了杨元元的宿舍,导致其他舍友选择从宿舍搬走,最终宿舍成了母女俩的私人空间。在母亲的步步紧逼之下,杨元元选择了一种决绝的方式挣脱了母亲的禁锢。

杨元元的悲剧在于母亲与她的共生关系,她的人生完全跟母亲绑在了一起,没有自己的自主权,即使她很多次努力地脱离母亲的掌控,进入新的环境,扮演其他的角色,母亲都会想方设法的把她拉回到母女的共生关系中,最终这种禁锢的所谓的爱让她失去了活着的意志。

杨元元的故事让人唏嘘,但并不是个例,相似的故事依然能够看见。

就像纪伯伦说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孩子并不是属于父母的。为人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让孩子去学习,去适应其他的身份角色,这样孩子才有能力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才有可能过好自己的一生。

当孩子离开我们走出家门的时候,让他去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小伙伴,自己处理跟同伴之间的关系,就像包宝宝被足球砸中了头,依然可以开心的跟伙伴玩耍,这是他需要处理的事情,是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要处理和面对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才能学会做一个大写的人。

2.不同的阶段满足孩子不同的成长需求

很多家长都会抱怨,孩子越长大越不听话了,小时候他多听话多可爱,现在你让往东他偏要往西。其实这种亲子冲突的背后,是孩子变了,但大人依然在用以前的方法跟孩子相处。

就像影片中,小时候的包宝宝可以跟着妈妈去买菜,去蛋糕店,但当他长大了,他需要的是小伙伴的陪伴,而不仅仅是妈妈的陪伴。

曾有心理学家告诉面对孩子叛逆,头疼不已的父母,你是一个合格的三岁孩子的父母,现在要学习做一个十三岁孩子的父母。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了社会成长八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生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每一个阶段都要有完成任务。所以,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和一个三岁的孩子,他们面临的问题不同,要完成的成长任务也不一样。

在影片中,刚开始的包宝宝,跟着妈妈出去玩,去买菜,去买水果,去买蛋糕。这个阶段属于儿童期,孩子需要的是无微不至的照顾,是无条件的关注,目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安全感。

后来跟着妈妈打太极的包宝宝看到伙伴们在踢球,立马就加入进去,即使他的脑袋被球砸变形了,他依然很开心地继续踢球。这个阶段属于学龄期,一般在6到12岁,这个阶段的任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包宝宝》:7分钟的短片,道尽了中国式母亲的爱与禁锢

可惜,在影片中,妈妈直接打断了包宝宝跟伙伴的互动。在回家的车上,包宝宝非常生气,不坐到妈妈的怀里,也不吃妈妈给的蛋糕。对比之前他在公交车上,跟妈妈一起吃蛋糕的场景,妈妈还是那个妈妈,给孩子提供了同样的面包,但包宝宝已经不是之前的包宝宝,他需要的是跟伙伴的互动,是跟同龄人的碰撞。

再到后来,包宝宝的门上贴着骷髅头,写着非请勿入。他的床上放着零食,墙上贴着足球明星的海报,他在电话中聊得非常开心。但一看到推开门的妈妈,包宝宝立马放下电话,大力关上了门。

碰了一鼻子灰的妈妈,想到了一个自以为很妙的主意,做了一桌子包宝宝喜欢吃的美食。辛苦了半天的妈妈坐在餐桌边,看着儿子走出房门,很开心地等着儿子像往常一样走过来,一起吃饭。但这一次,包宝宝直接打开家门离开了。

这一个阶段是属于青春期,一般在12到18岁,这一阶段孩子要解决的是,我是谁的自我同一性问题和自主性。他们需要确立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特别是同龄人,以及在集体中的位置,而不是妈妈的一顿饭。

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父母能做的是把孩子当成一个大人,在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朋友和兴趣爱好,在必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引导。

影片的后半段,包宝宝带回来自己的妻子,并且收拾行李要出去住。这一次,妈妈完全无法接受包宝宝的离开,为了阻止包宝宝的离开,无奈之下的妈妈直接一口吞掉了包宝宝,在她看来,这样可以一劳永逸的把包宝宝留在自己的身边。

《包宝宝》:7分钟的短片,道尽了中国式母亲的爱与禁锢

对现在的孩子来说,这个阶段基本从大学毕业之后开始,任务是发展亲密关系,进入自己的小家庭。对于父母来说,面临的是自己养大的孩子真的要离开家了,这个阶段父母能多的大概只有放手和祝福了。

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很多理论都表明,一个人从小到大,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所以,在孩子小时候,父母要用无条件的关注,高质量的陪伴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安全感,剩下的时间就在远远的背后关注和引导,把人生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3.给孩子翅膀,让他自由飞翔,而不是剪断他们的翅膀

德国音乐家歌德曾说:孩子应该从父母那里得到两样东西——根和翅膀。有了根,孩子才有底气走出去,去往未知的世界,去进行未知的奋斗。而有了翅膀,孩子才可以非得更高,走得更远,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

就像前面说的杨元元,她有很多次机会去奋斗,去看外面的世界,她自己也在努力地挣扎着。但跟母亲共生的根,不但给不了她必要的养分,还生生地折断了她飞翔的翅膀,她看不到命运的光,于是选择了彻底地坠入到黑暗中。

在影片中,面对妈妈做的一桌子美食,包宝宝选择了跟朋友出去,去往他自己的世界。在包宝宝带着妻子回来,拿着行李箱准备走的时候,他抱抱妈妈的腿,跟妈妈告别。他的心里会有内疚吗?会不会有那么一刻他觉得留下妈妈一个人在家吃饭,是不是很不孝顺呢?

我想,一定会的。

影片的最后,妈妈从噩梦中醒来。在梦中,她吞掉了想要离开的包宝宝。在现实中,她的儿子的离家估计也不是开开心心的。从儿子站在门口不敢进门需要爸爸推他一把,可以看出,大概当年因为儿子的离开,母亲也哭过也闹过也阻拦过,就像她在包宝宝要离开时一样,但儿子最终还是离开了。而多年过去了,她依然没有原谅儿子,这从她看清楚站在门口的儿子,不是迎上去,而是很利索地转身躺下,背对着儿子,看的出来她依然在生儿子离开的气。

好在影片中,儿子回来了,他依然需要自己的根,同时他也有了自己的翅膀,有了自己要呵护的小家庭。

《包宝宝》:7分钟的短片,道尽了中国式母亲的爱与禁锢

在经历了很多次的努力挣扎之后,杨元元彻底失去了自己的翅膀。影片中的儿子,在挣脱了母爱的羁绊之后拥有了翅膀,就像我们中的很多人一样,一边是母爱,一边是自由的广阔天地,在两者的拉扯中,我们慢慢的让自己的翅膀变得坚强,变得可以为自己遮风挡雨,也为父母遮风挡雨的翅膀。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是自带翅膀的,父母要做的是,相信孩子,放开自己的手,不要给孩子的飞翔设立障碍,而是给他们一双自由翱翔的翅膀。

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像小鸟在妈妈的身边一遍一遍地学习飞翔一样。在影片中,当包宝宝被球砸中脑袋的时候,妈妈直接帅气的一脚把球踢飞,看似保护了包宝宝,但也让失去了学习跟伙伴相处的机会。

其实不管是自理能力,还是社交能力,孩子都是在这反反复复的生活小事中锻炼出来的。所以,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摔跟头,只有这些事情是自己经历过的,才能变成经验。

看了影片,我在想,包宝宝从小喜欢足球,青春期房间里也贴满了足球明星的海报,有没有一种可能,如果当初不是妈妈强势阻止了他跟小伙伴踢球,他会不会也成为了一个足球明星呢?

真实的人生没有如果,孩子的人生走过了就走过了。我们不能陪伴孩子一生,孩子总归是要自己走,要自己飞翔的。

《包宝宝》:7分钟的短片,道尽了中国式母亲的爱与禁锢

那么,就做一个远远的保护者,相信孩子的能力,相信自带翅膀的孩子能够在父母远远的保护下学会飞翔,可以在某一天自由的翱翔。而当他累了的时候,也可以回到父母的身边,找到自己的根,然后稍作休息,继续飞翔。

这部奥斯卡的获奖短片,生动的展示了中国式的母爱,它太过深沉,沉到会剪断孩子的翅膀,沉到让孩子恨不得不顾一切的逃离。

为人父母,摆正心态很重要。做一个智慧的父母吧,让我们站远一点,相信孩子一点,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给孩子适当的爱,给孩子根和翅膀,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情感点评大赏##皮克斯最近免费播出《包宝宝》##亲子关系#

作者:记不住正态分布的蔷色,爱读书爱学习的全职妈妈,经常又佛又丧,偶尔积极上进的心理咨询师,世界和我爱着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联系处理。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在线QQ图片20220619.jpg天赐起名网

天赐佳名网,国学周易八字百分美名,大师人工一对一起名添加 微信:stura998  备注:起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g0318@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cjm99.com/4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