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什么意思,《道德经》二十四、“物尽其用”——老子论人对事

新讲《道德经》每日一更

在这里,我力争用严谨的论证和翔实的史料来解说,让大家看到最原始、最真实的老子和《道德经》。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什么意思,《道德经》二十四、“物尽其用”——老子论人对事

上一章说了“重和轻,静和躁”,也了解到当你身边的人都在浮躁时,我们应让自己先静下来,以不争之态而以有争。这一章,我们聊“善”,你可以把它当做“善于、善用”,甚至“掌握、掌控”都行。

(今27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唯智大迷,是谓要妙。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什么意思,《道德经》二十四、“物尽其用”——老子论人对事

这一章内容相对较简单,释义差别不大,只有两个地方,需要我们来注意,一个是“善数不用筹策”,另一个“是谓袭明”内的“”。

好,我们先说“善数不用筹策”,这里一般的解释都是善于计数,也有说善于算命的,还有说善于谋略的。我倒觉得这个地方不用去纠结,为什么?因为这个地方无伤大雅,不会影响对道的整体理解。我们可以理解成时代在发展,它的意思也会相对的延伸。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什么意思,《道德经》二十四、“物尽其用”——老子论人对事

譬如在以前,那些计数都需要用的工具的,最初始的就是后面提到的“结绳”计数,慢慢的演变道,慢慢的在周朝就形成了统一的理论,据说当时的单位都到“兆”了,学习的有“六艺”:礼、乐、射、御、书、。其中这里数字的表示就是由一些小木片或者小棍棍不同组合来显示大小的。

你也可以说是算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讲孔子的时候就提过,商周包括秦,那时候的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喜欢算命玩,当然有权有钱的用龟板,没钱的老百姓用蓍草。就像道教学校的学生想出去玩,就卜一卦,告诉老师说今日不宜学习,就可以请个假出去了。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什么意思,《道德经》二十四、“物尽其用”——老子论人对事

当然说计谋也对,因为这个属于延伸意义的解释了,帛书记载的“善数不用梼”,这里的“梼”古代就表示的计数的筹码。但我们现在理解“筹策”,就是针对某事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所以说延伸到谋略也不为过。

好了,反正针对一些不重要的地方我们也就不去纠结就行,就像现在,我在这里打字,偶尔也会有一两个错别字一样,大家在看的时候,看到了也能把错别字忽略过去,为什么?因为大家都能懂整体的思路,所以小失误就不太关注了。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什么意思,《道德经》二十四、“物尽其用”——老子论人对事

我们再说第二个“是谓袭明”里面的“明”,这里很多不严谨的版本都翻译成了光明,明亮啊什么之类的,稍微有点层次的就是智慧,聪明;但我说一下,这些都不对。

为什么不对,因为这个“明”,老子提前已经给过我们解释了,所以大家就不要乱定义了。十六章“复命,常也。知常,也。”。这里的常就是指道的规律。我们我们就在此沿用老子给“明”的定义就可以了。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什么意思,《道德经》二十四、“物尽其用”——老子论人对事

好,我们先释义一下: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车辙人迹;善于言谈的,不会留下疏漏过失;善于计算的,用不着筹码;善于闭藏的,不用栓梢使人也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别人也不能解开。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用“道”。所以有道之人,可以是无道之人的师友;无道之人可以是有道人的资财。不珍视自己的师友,不爱惜自己的资财,终不过是大糊涂中小聪明。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其实本章主要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物尽其用”,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品类进行不同的利用。包括员工可以划分为动手做事的主内为主,只说不做可以主外为主。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什么意思,《道德经》二十四、“物尽其用”——老子论人对事

看,其实《道德经》也没有那么难,在这里学“道”清净自然,习“德”无为而治,道德张弛开众妙之门!

**您在这里踩下的脚印既是我前进的动力**

天赐佳名网,国学周易八字百分美名,大师人工一对一起名添加 微信:stura998  备注:起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g0318@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cjm99.com/15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