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仙回忆说:
“吕洞宾和柳仙在贞观年间出生,初任官是在唐高宗李治时期,也就是武则天的丈夫的朝中,武则天在位15年(689-704),改唐朝国号为周,大周后期,朝政日渐昏暗,很多明哲志士都激流勇退,其中就包括任职三十多年的吕洞宾和柳仙兄弟。”
柳仙后代兴旺,在家中颐养天年,到一百四十余岁自盖建祠堂,归隐山林,几乎就不食人间烟火了,那个年代,年过百岁之人会被写进正史,若有悟道养生之法,会经常被权贵眷顾,好在唐朝柳先家中男子半数人为官,极力封锁消息,才能让老爷子顺利的退隐山林,这份感情,柳仙怎能忘怀。
徐朔问:“当时的其他高叟呢?”
柳仙回忆说:“唐时的其他几位高叟就不是一样的结局了,张果老个性豪爽,爱云游四方劝化世人,一生认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自己能活一百一,劝人活到一百七,济世养生……但是,那个时代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加之张果老未曾在朝中为官,不懂得官场上的保命之道,屡次被当朝权贵甚至历代皇帝邀请,又每次以“装死”“躲避”等方式避让,搞的分心乏术、身心疲惫,那时,这个年龄的人最怕生活没有规律,这身长命法宝在长期的没有规律的生活中被打破,以至于张老仙终于支持不住,卒于开元年间。”
“另外,当时的修仙之人,整日穿梭在繁华与山野之间,若无强力的武功护身,也难成就长命,空怀一腔热血丹心,只不过在岁月中留下几字美名而已,张果老一生珍爱生灵,从不杀生,也从不与人动武,虽说人们传言张果老可以用飞纸索人性命,但是在那个实力说明一切的冷兵器时代,张果老的各种事迹表明——他起码不是武功高手。”
不是大哲文人,不曾官场任职,不会绝世武功,乐善好施又不避虚名……即使窥得长生秘法,也难真正长生不老。好在,传说张果老最后一次“寿终正寝”,后人挖得其棺木,却不见张果老身体……”
“成仙”是古人修成真人的美丽传说,然而所有美丽的背后必定会伴随一些丑陋的谎言,类似“张八百”“李八百”“唐八百”“宋八百”等的江湖骗士以教化世人修仙为名,成藏污纳垢之实,其核心内涵无非名利二字,东拼西凑的名人名言,三脚猫的江湖功夫,难登大雅的襟怀气度,披着乐善好施的宗教外衣……假、假、假。
吕洞宾与张果老行事作为风格完全相反,和少年时苦命的柳仙一样,吕洞宾的“吕姓”是不是本姓都在存疑,吕岩天资聪颖,读遍天下文章,屡屡不第,近知天命之年才步入仕途,后知官场腐败遂激流勇退,夫妻双双修仙……
徐朔补充说:“
吕洞宾武功,据人传说,吕岩吕洞宾是当世剑仙,可飞剑取人之头,以一当万,又加上其“黄粱美梦”的传说,给道家吕祖添加几分神秘色彩,使得当世达官显贵心生惧怕,以及没能力以任何条件相要挟,请其出山,所以吕仙终在深山修炼成仙。”
吕仙其人诗文极佳,名言名句流芳后世,又据说,后世小说家直接摘录吕仙文字,明代嘉靖年间的兰陵笑笑生奇书《金瓶梅》中开篇诗引自吕仙《警世》:“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凡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聊斋志异》蒲松龄也有感叹:故佛道中惟观自在(观世音),仙道中惟纯阳子(吕洞宾),神道中惟伏魔帝(关帝)……
吕洞宾的长生不老之道,在世人的质疑和幻想中传承千年。
天赐佳名网,国学周易八字百分美名,大师人工一对一起名添加 微信:stura998 备注:起名!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cjm99.com/15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