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游记文章有哪些,著名的游记文章

1928年4月8日至11日,胡适庐山

著名的游记文章有哪些,著名的游记文章

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 图源:中国国家图书馆

1928 年 4 月 7 日,胡适与友人从上海出发前往九江。4 月 8 日至 11 日,游庐山,后坐船返沪。6月,胡适发表《庐山游记》单行本。

胡适(1891 年 12 月 17 日-1962 年 2 月 24 日),原名嗣穈,后改为适、适之。安徽绩溪人。曾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与领袖之一,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入的研究。在哲学上倡导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方法论,主张“大胆假设,细心实证”,“实验是真理的唯一试金石”。在政治上主张自由主义,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多重身份的历史人物。

资料来源:《庐山游记》、维基百科

著名的游记文章有哪些,著名的游记文章

说明:本篇早在一年前就已完成,由于篇幅较长,且评述过多,故留下未发。本次略作修订,仍有不满之处。胡适的《庐山游记》虽短,但值得学习之处太多了。

著名的游记文章有哪些,著名的游记文章

胡适像 图源:新浪网

《庐山游记》仅有 1.3 万字,也就是一部短篇小说的体量,印到现代杂志上差不多 7、8 页纸,读快点用不了半个小时。

胡适在离开九江的船上开始撰写游记,回到上海做了补充修订后发表,似乎也没有在这篇文章上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然而,这篇游记却成为了他的短篇代表作,它是民国时期最著名的游记之一,所有近现代庐山游记,没有任何一篇的影响力能接近它的高度。

胡适的《庐山游记》有何特别之处?笔者也曾胡乱涂写过几十万字游记。在研读了这篇游记后,有所悟,以下谈谈这篇游记的内容、特色和价值。

《庐山游记》是单线性的记叙文体,全文记录了胡适带着儿子(应为长子胡祖望)与好友沈昆三(英美烟草公司董事)、高梦旦(商务印书馆元老)、蒋竹庄(东南大学校长)等人相约、出行、游玩的过程。从 1928 年 4 月 7 日离开上海始,到 11 日众人准备下山回九江止,按日分章,合计五章。

著名的游记文章有哪些,著名的游记文章

商务印书馆,1928年 图源:中国国家图书馆

然而,《庐山游记》却并不是一本流水账,胡适所记录、评述的,仅是他所游历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他重点关注的那一部分,这位声称在北京住了九年未去过长城的宅男书生,对很多事儿浑不在意。因此本游记在某些方面的记述特别简洁。出发的那一段,仅列出同行者姓名,自己带的是长子还是次子都未说明,而且这些人大多未在后面的游记中出现。文中仅提到“吴淞口”三字,告诉了读者他们是从上海出发。没有一路上长江见闻,没有吃、喝、住与花销的记录,在九江下船后上山到宾馆,仅写了250字。之后迅即向读者列出了三日的行程:

八日(上午)御碑亭,仙人洞大天池。(下午)五老峰三叠泉海会寺

九日由海会寺到白鹿洞万杉寺,秀峰寺,青玉峡,归宗寺,温泉。

十日由归宗寺到观音桥,金井,玉渊,栖贤寺,含鄱口,黄龙寺

这是胡适文章的特点,他喜欢直奔主题。

细读游记才会发现,他们由宾馆组队出行,队伍中有外国游客,有轿夫相随。但只有在测量海拔高程等少数作者认为值得记录的见闻时,游记中才会出现同行者的身影。有意思的是,胡适却不吝笔墨记录了轿夫们玩的纸牌,并买了一副,与他家乡(徽州)的纸牌做对比,他认为这些更有历史价值。

著名的游记文章有哪些,著名的游记文章

商务印书馆1928版 图源:中国国家图书馆

其次,胡适为此次游历做好了知识储备工作,并注重更新与补充。出发时同伴带了十五卷本清代吴炜所撰《庐山志》(应为《庐山续志》),胡适通读后不甚满意。到庐山后他借来了新版的导游书《庐山指南》,在海会寺他买了全套清代毛德琦编著的《庐山新志》(应为《庐山志》),在归宗寺他又借阅了《归宗寺志》。文中,胡适还引用了明代桑乔编撰的《庐山纪事》。回到上海后,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他查阅了一批佛家典籍和史书。《庐山游记》中,凡引用志书之处,皆标注出处(卷号、页码)。游记本是散文,胡适却将它写成了论文。

然而,《庐山游记》并不枯燥,它是一部有温度的游记,胡适写得随性且肆意,读者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情绪的变化。

三日游的第一天上午在山上,胡适先到了御碑亭。他对御碑上刻写的《周颠仙人传》的评价是:“‘流氓皇帝’欺骗世人的最下流的大文章。”对仙人洞的评价是“俗气可厌”,在未建成的圆佛殿前,他嘲弄了修建者唐生智(时任湖南省主席),对大天池的评价是“不成个东西”。不知为何,胡适在山上的心情很糟,《庐山游记》通篇,没有出现过欧美别墅,仿佛那几百栋房子不曾存在。这也是笔者阅读本书觉得最奇怪之处,胡适住在牯岭街的西式建筑的宾馆里,这位从美国拿了一堆博士回来的洋派人物,却对洋人开发的牯岭街景、别墅只字不提。

这也体现在对景色的描写上。作者游历山上的大月山、五老峰、三叠泉等处,都是应付差事的记录,抄录几处海拔,引用几句诗文,写得了无情趣。直到下山进入星子地界,作者的心绪才少了些烦闷,文字中透出了一丝清凉的气息。

著名的游记文章有哪些,著名的游记文章

五老峰下的海会寺,约1920年

一夜松涛大雨,清晨雨歇,次日从海会寺出发的胡适心境大好。这么看来,笔者认为很可能是前一天雨前的闷热影响了胡适的心情。本日的游记中,出现了难得的景色描写,他还吟了几首不咋地的打油诗。

庐山游历的第二天,胡适造访了白鹿洞,他认为白鹿洞本无洞,两位地方官却开山挖洞又凿个假石鹿放进去,“真是大笨伯!”在白鹿洞,他写出本书最具价值的一段文字(见后文)。之后,他走访了万杉寺、秀峰寺、龙潭和温泉,入住归宗寺。胡适一路坐轿,手不释卷,游记中开始频频引用志书中的文字。此时的胡适,更像个掉书袋的老旧文人。

在归宗寺的那晚,游历、阅读以及思索的积累,化出了本书最奇异的一段,胡适开始了对庐山历史记载与传说的剖析。他尖锐地指出位居庐山“五大丛林”之首的归宗寺的传说极为荒谬,所谓王羲之的洗墨池全然是瞎扯,归宗寺第一任寺主达摩多罗根本就没来过中国,而另一位被认为创建寺庙的名僧佛陀耶舍没到过庐山,归宗寺后金轮峰上的舍利塔的故事是捏造的。

绝大多数景点的传说,稍作辨析就会破绽百出,甚至都不值得考证。胡适却不然,他倔。

如前所述,《庐山游记》是胡适在离浔返沪的船上开始写的。他基于常识的基本的史料,嘲弄了归宗寺传说的的荒谬,但他并未作罢,而是想找到历史的真实,即传说谬误的源头是什么。游记在这里做了个非线性跳转,胡适发挥出执拗考据癖,回到上海后的两天内翻阅了大量书籍,考证出是另一位印度名僧佛驮跋陀罗来过庐山一年,因姓名与佛陀耶舍接近而被搞错。他接着深入挖掘,指出日本的佛教典籍最早出现记错姓名的情况,这一错误在北宋时期定型,流传至今。

胡适为了批驳一座寺庙的传说,旁征博引、洋洋洒洒写了四千多字,占《庐山游记》全文的三分之一,这段足可以改成一篇论文。

著名的游记文章有哪些,著名的游记文章

金轮峰下的归宗寺,1921年

第三日,胡适造访了观音桥、栖贤寺等处,坐轿上山游含鄱口、黄龙寺,观三宝树后回牯岭街入住。本日游记的内容较为平淡,少有情绪表露,或许是因为前一夜在归宗寺做考据累着了。游记最后是他们一行回到宾馆,决计次日下山返程。

待到胡适第二次来庐山,已是九年后。这一次他不是游客,他参加了由国民政府组织“庐山谈话会”(见笔者撰写的《庐山谈话会与《抗日声明》发表始末(上)》等文章)。

本文用了很长的篇幅介绍这部特别的游记,实是为了阐述笔者对胡适先生《庐山游记》一书思想脉略的理解。作为一个低水平的写手,笔者一直在思索游记写作的意义,也曾分析过游记的范式结构。

笔者过去以为,游记有三种。第一种是流水账型,有的是文字流水账,有的是照片流水账,这类游记事无巨细,从早到晚,吃喝拉撒都记录。第二种是情感抒发型,作者的情绪一定是主观向上的,游记的文字优美抒情,照片美颜高饱和,通篇表现出无尽的欣喜与快乐,凸显旅游带来的正向价值,甚至装裱上崇高、圣洁的光环。第三种是内省型,作者在旅行而非旅游,这类游记的情感是波动的,更强调旅行能给旅者带来什么,是更丰富的知识?是更多彩的阅历?还是更深入的思索?旅游成为对世界探索的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提升自我,更强调以外界的刺激触动内心。如某位作家所言,这类游记是成长的记录。

胡适先生的《庐山游记》却告诉我们,还有第四种的写法,即分析、评判型游记,这种形式笔者之前只是略有所悟。

四种写法的差异,根本在于作者与被描述的对象间的关系。

第一种流水账型,作者的心态最低,仿佛是老师教诲下的小学生,端着笔记本,频频点头,认真记录;第二种是仰视,对名山大川、古刹老街欢呼雀跃,其实是作者刻意做出的低姿态,以体现旅行的价值;第三种是敬重,将风雨雷电、市井庙堂看作画卷和书籍,确信自己会开卷有益。

胡适的游记是第四种,采用审视的态度。在《庐山游记》中,他也会表现出自己欣喜或烦闷的情绪,但并不在意很多旅行的细节,所关注的是他认为有意义的事物。作为文化学者,胡适一路上手不释卷,将庐山上下的一个个景点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没多大内涵的(如御碑亭),进行简单评述;对历史文化底蕴深的(如白鹿洞),则审慎地总结评价;遇到有疑点的(如归宗寺),就以“大胆假设,细心实证”的科学态度深入剖析。离开庐山后,仍继续研究考证,直到得出令自己满意的结论。

这是《庐山游记》之于笔者最大的启发。

或许有的读者会觉得,胡适这么做累不累?细碎考据一个寺庙传说的意义是什么?换而言之,这种游记写作的意义是什么?胡适在《庐山游记》的篇末特别给出了答案:

“我要教人一个思想学问的方法。我要教人知道学问是平等的……有了不肯放过一个塔的真伪的思想习惯,方才敢疑上帝的有无。”

著名的游记文章有哪些,著名的游记文章

商务印书馆,1928年 图源:中国国家图书馆

或许好为人师的胡适就是这么认为的,他写《庐山游记》就是做了一篇范文,告诉自己的学生,告诉中国人,游记可以这么写,科学的态度可以无所不在。

笔者以为,四种游记的写法各有受众,从读者需求的角度都能体现其价值之所在。第一种流水账可以成为很好的旅行指南,很多自驾、独行的游客特别需要这种可以按图索骥的文章。第二种感情抒发型游记,如果作者不虚伪、不无病呻吟,而是真诚地赞美、歌颂,会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就是写庐山的歌颂体中最伟大的作品么?第三种内省成长型游记,《徐霞客游记》可以作为代表,徐霞客像个永远也不会长大的孩子,究其一生满怀着热情走遍中国,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直至生命熄灭也无怨无悔。

胡适这种以审视态度写作的游记,更像篇学术论文,虽然愿意看的人不多,却可能有超乎的价值之所在。为什么《庐山游记》至今无法被超越?胡适在游历白鹿洞后写了如下几句话:

庐山有三处史迹代表三大趋势:(一)慧远的东林,代表中国“佛教化”与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二)白鹿洞,代表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三)牯岭,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

著名的游记文章有哪些,著名的游记文章

商务印书馆,1928年 图源:中国国家图书馆

只有站在一定高度的人文学者才能做出这种总结,胡适的“三大趋势”是近代对庐山这座“人文圣山”最为概括、最准确的评语,它已成为庐山的标签,几乎所有介绍庐山文化的文章、影视中都中引用它,至今无人能对其修订补充。

1996 年 12 月 6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读读当年联合国专家在庐山考察后的发言,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官方网站对庐山几个主要景点的介绍,您一定会得出结论:这不就是拿着胡适的评语抄作业么!

著名的游记文章有哪些,著名的游记文章

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庐山国家公园 图源:whc.unesco.org

第四种游记还有没有别的例证?

当然有,就在庐山。千年前的北宋,有位文人来到庐山脚下的西林寺,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就是审视和思辨的游记,基于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阅历,他将对风景的欣赏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文以载道。游记的价值与读者的多寡无关,与写作的形式无关,评价它的唯一标准,是它所包含的思想与情感,浅薄寡淡,还是深邃宽广。

著名的游记文章有哪些,著名的游记文章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是介绍本地历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选取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发生在当日或当月的一个事件,配以相关的照片、新闻图片和文献书籍等影像资料,并对事件缘由及产生的影响作出适当的评述。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资料残缺,必有谬误及取舍失当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天赐佳名网,国学周易八字百分美名,大师人工一对一起名添加 微信:stura998  备注:起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g0318@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cjm99.com/15456.html